我的第二鍋皂:天然花草皂
由於之前就有跟老師買金盞花的粉末,外加超想自己做一次渲染
週三下班後,隨便吃吃晚餐就開始忙東忙西的準備材料打皂了
只能說也許我也染上皂欲症,這症頭就是上班一條蟲,下班一條龍,一心想要ㄌㄚˇ香皂
這次多加了兩款油,橄欖油 & 米糠油;後來切身感受到米糠油的好處,就是Trace 好快
ㄌㄚˇ不到15分鐘,慢慢有點Light Trace,讓我小小的緊張,慢慢切換速度到慢速,堅持一定要打20分鐘後才入精油
且同學說入精油後,至少還要再打350下 (她說的,我沒有求證)
油品:
製皂日 2014/12/03
椰子油 30%
棕櫚油 30%
橄欖油 30%
米糠油 (=玄米油) 10%
NaOH 152g
水 364ml
EO (精油) 20ml
溫度 45~50度c
熟成:約四~六週 (八週更好)
INS 160.6
↓ 團體皂
顏色較深的部份是加入金盞花粉末
但我沒想到需要用篩子先篩過粉末才會較細,就直接加入皂液裡,整個攪不開... 至少搞了15分鐘才比較均勻
一脫膜後,很開心的用尺量了等份的寬度直接切了
直到最後一塊才發現,我這樣切就看不到渲染的紋路,好後悔呀~
↓ 新買的皂章
很有秋天的fu
↓ 蠻喜歡這樣正方型的切法,加上渲染的紋路,就像顆小石頭一樣~
後記
其實做這款皂的時候,發生了一件憾事
由於老師說要先調鹼液(NaOH+水),再去量油。因為鹼液溫度較高,要先讓它降溫
結果調完鹼液,要去量油時,發現我的椰子油不用300ml,只剩195ml
若用其它的油品去補足1000ml 油品,則配方會完全不同,也會影響到鹼液的配方
因此坐下來認真再計算一次油品,讓鹼液配方不至於差到太多
我增加了棕櫚油至380ml,橄欖油305ml,維持玄米油120ml
再以同樣的鹼液去打
下週上課時,要拿皂去問老師會不會有問題
因為鹼液比例多了,不知會不會有過鹼問題!
果然像同學講的,趁還沒結業前,要花時間自己親自在家做過一次
就會發現不一樣的問題,這時還能問老師